Google Chrome与Web操作系统
Haijun - 2008/09/19
自从 Google 在全球互联网领域取得极大的商业成功,基本上 Google 的任何一款新产品,都会受到世人特别关注。这次 Google 带来的是人们使用PC最频繁、最重要、竞争最激烈的软件——浏览器,这个叫 Chrome 的家伙,具有明显的 Google 式简洁与亲和力的界面,具有十分的吸引力。关于 Google Chrome, 有一份不错的漫画(英文、中文)很好地诠释了它的设计理念与新功能。目前这本限量版的漫画书拍卖价格已经超过$1,500。
使用 Chrome 后的感觉就是:快速、简洁。除了必须使用 IE 的网银和支付宝,我都只用 Chrome ,甚至删掉了 Firefox。
过去几年里 Firefox 与 IE 之间的浏览器大战从未停止,而在全球范围内,IE 仍然是大部分用户的首选浏览器。过去,通过 Google AdSense 进行大力推广,正是 Firefox 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后来的 Google AdSense 中取消了关于 Firefox 的高价推介,也许从那时起,Google 就已经有了自己做 Chrome的想法,现在 Chrome 的发布则预示着 Google 将正式将 Firefox 作为竞争对手。
但是,作为浏览器的 Chrome,短期内并不会对 IE 和 Firefox 的市场格局造成太大冲击。一方面,大部分用户仍将首选与 Windows 捆绑的 IE 浏览器,并不会下载一个 Chrome 玩玩;另一方面,尽管 Chrome 同样开源,但并不具备 Firefox 的庞大插件,Chrome 甚至连 Google 工具栏都没有(至少目前还没有这个计划)——Chrome 与 Firefox 并不会形成直接的正面冲突。既然 Chrome 不是一款给普通用户的浏览器,那么 Google 推出 Chrome 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Google 是微软最强大的竞争对手,Chrome 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狙击微软这个老牌软件帝国。Google 在商业领域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产品和应用,推出一款自己的浏览器一方面可以将这些产品和应用整合到一起,但 Google 并不需要利用 Chrome 来推广它的产品和应用。
Google 是要建立一个互联网帝国,而浏览器则是用户在桌面上最常用、必备的软件之一,Chrome 是从桌面向 Web 操作系统过渡的桥梁。以浏览器作为入口占领桌面,其它产品和应用作为核心,Google 可以轻松地为企业用户提供 SaaS,实现“云计算”;Google是要将更多的桌面应用 Web 化,并建立这方面的一套开发标准,开源的 V8 和 Gears 就是为了吸引开发者,打破微软的垄断。
从 WebLeOn 那里找到一些 Google Chrome 的地址栏命令,欢迎补充:
about:version——显示当前版本 也可以是chrome-resource://about
about:memory——显示本机浏览器内存使用状况
about:Plugins——显示已安装插件
about:histograms——显示历史记录
about:Dns——显示DNS状态
about:cache(view-cache: )——显示缓存页面
view-cache:Stats——缓存状态
about:Stats——显示状态
about:network——网络监控工具
chrome-resource://new-tab——新标签页
chrome-resource://favicon——乱码,是什么?
about:internets——这应该算是一个彩蛋?
不过,如果未来 Chrome 能够允许用户像 Firefox 那样自定义插件,那就最好不过了。Google 为什么要开发浏览器?Why is Google building a browser?看个视频:
关于读书,以及生病
Haijun - 2008/09/13
离开深圳一个月有余,期间收到很多人询问的短信和 Email,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现在我仍然在重庆巫山的家中,养病需要,在家过完十一黄金周再回深圳。把最近一个月来的情况向关心我的朋友们汇报一下。
刚刚得知我生病的那几天,一个人在深圳,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连续几天奔波在医院检查,起初对病的不了解,我还以为这是个癌症甚至是不治之症 👿 ,吓坏了。简单地说这不是癌症,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之前肺上的毛病本来就比较严重,要去掉传染性还得服药一个月左右。回家的这段时间除了看书、看奥运之外,啥也没干,就专心吃药、吃饭。
生病后,心态有很大变化。以前,只知道上网学习,不知道锻炼身体。现在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将来就有大把时间生病。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少有欲望的小城呆久了,发现自己也变得生活化而非 IT 化,我的互联网综合症似乎有所好转。
学校开学了,我在家里也给自己开学吧。主要有几个目标吧:
- 看完带回家的几本书。Yao 兄推荐的《激荡三十年》(上、下)是描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部企业史,非常值得一看。此外,《野蛮生长》刻画了“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过去二十年的所见所想所得,是另一个角度的民营企业史。巫山地处偏僻,要想网络购书,物流网络根本不可达,罢了。
- 做一些求职的准备,主要是几家互联网企业的校园招聘,十月份回到深圳后应该能够赶上。与之前所说的一样,我最担心的就是因为生病而影响我找工作。
- 仍然是专心养病,养身体。不能再浪费宝贵时间,回深圳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珍爱健康,远离网络
Haijun - 2008/08/04
不少朋友都知道最近两周多以来我身体一直不太舒服,最初我以为只是感冒而已,上周六去了南山医院彻底地检查了一下,结果着实让我惊讶不已。最近几天一直在等待医院的检查结果,原本心里的很多已经比较成熟的博客素材我都没有写出来,本来是想写文章骂一骂前几周转载我文章的那些所谓的“公正”而无耻的媒体和网站,还是忍住了。
由于要在医院检查,昨天本应参加的Paidai华南首届电商论坛我只得忍痛推掉,错过了和各位电子商务大佬的当面学习和交流机会实在遗憾。仍然要谢谢老邢和 Aviva 的机会。同时我还将错过八月中旬在华侨城的网络营销与个人品牌的交流会,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见顾大班。
本来说好了的要在新竞争力工作两个月,而且现在手头上正在做一个很重要的事。由于身体原因,我不得不结束这段实习生活,突然退出尤其给同事李宋伟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从冯英健和胡宝介两位大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和新竞争力同事的协作和交流中,也增加了很多新的营养。这个暑期实践,是我大学以来最愉快和受益最多的实践,也是我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一部分。真心祝愿新竞争力越来越好,尽快成长为中国网络营销第一品牌。
根据南山医院X光片的初步结果,以及医生的进一步诊断,我确实感染上了某种疾病。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必须全力配合医生,尽快让病情转阴之后回到学校。明天下午我将离开深圳,回家里治病,这样在生活上至少不会像在深圳这么苛刻,吃饭都不舒服。
有些事情比人想象的要来得快得多,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错,虽然最近是少了很多锻炼,但老底还是很好的,万万没有想到我会得病。这也给了我自己和一些跟我有相同想法的 Blogger 一个警钟,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
我必须承认我犯有严重的“互联网综合症”,这些症状包括“博客上瘾症”、“RSS Reader 强迫症”、“SNS 忧虑症”、“QQ 聊瘾症”、“搜索引擎依赖症”……这些在互联网上养成的习惯的确给我带来了大量有效信息,通过互联网认识的朋友比我现实中的朋友要多得多,甚至帮助我找到了工作。但同时也的确让我失去了很多生活乐趣,它们正在慢慢的侵蚀我的身体健康。虽然我的病与电脑没有直接关系,但长时间持续不断地在电脑前阅读、思考、写作,的确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写出这些,与各位网虫级 Blogger 共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千万不要搞垮了身体!
其实,正视一下这个病,可以说这是我面临的一个大坎,搞不好就有可能影响我的学业,影响按时毕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说我没经历过挫折那是假的,只是经历以前那些挫折的时候还小,有些东西无法体会其中。现在比较成熟了,再来一次挫折,或许是上天在考验我的意志。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尽量阅读几本一直以来都想读的关于新媒体、新营销方面的书籍。
自从进了这个不太理想的大学,我对书基本上彻底失去了兴趣,对于乏味的教科书实在提不起兴趣。当有需要时,我会尽量寻找免费的电子书下载,而不是去网购图书。我承认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往往我会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没有时间。我试过在图书馆借阅书籍,但往往不会花时间去认真阅读。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于新媒体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受了魏武挥老师的影响),回家后我会尽量阅读早就想读的几本书,其中有一些是关于媒体、营销方面的入门读物。还有的则可能是对于社会、商业的思考。
这个读书计划的确是生病才有的,如果没有生病,我或许将仍然继续我的“互联网综合症”。通过阅读,或许我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看 Web 2.0 ,看 SNS ,看电子商务……有时候,我必须承认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实在太有限了,我常常为自己的知识匮乏感到脸红。
当然,对于博客本身,我的态度还是那样:博客不会过时,博客仍然是个人品牌的助推剂。所以,如果时间允许,我会适量更新博客写写我的读书心得以及生活心得,但不会谈互联网。等我康复回到深圳,我还是会继续书写我的互联网生活,只是,那时,我可能就是另一种心态了。
正如题目所说,我会远离一段时间的网络,找回健康。我基本上不会上QQ和Gtalk,只会偶尔看一下Email和Blog留言。欢迎大家向我推荐不错的书籍,推荐通过手机短信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