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版Gtalk的产品设计应改进的一点
Haijun - 2008/10/17
为了方便交流与联系,我在博客的 Widget 上加了一个支持匿名聊天的网页版 Gtalk。陆续有一些朋友通过网页版 Gtalk 跟我聊天,不过几乎每次我都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忘了回复他们。当然我得承认最近一段时间的确很多事情,不过,我认为导致我犯这些错误的还是网页版 Gtalk 的工程师们。
在最常用的 QQ 聊天中,当收到某位好友或群消息时,任务栏上都会闪烁提醒,直到用户打开这一窗口。
在网页版 Gtalk 中,当匿名用户向我发送一条消息后,Gtalk 窗口没有任何提醒。如果手头上的事情较多,就非常容易忘了回复,时间一长 Guest 都离开了,用户甚至会当成一个普通网页关掉,导致沟通到一半就无法继续了,而这些聊天记录也是无法查找到的。
不过在新通知/消息的提醒上,通过最近一次改版的海内有一个小地方做得很棒。当有新通知(私信)时,网页将自动(无需刷新)在任务栏和标题头部显示 [新通知]/[新私信] 字样,如下两幅图自动切换闪烁,非常帖心:
怀念一位在天国的好朋友
Haijun - 2008/10/12
消息传来,所有朋友都震惊。认识你两年多,你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开朗、乐观、向上、美丽。过去几年时间里,每当我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有想不通的事情,你都会劝我要努力,要向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靠近。
作为你的好朋友,我知道你总是喜欢把一些事情憋在心里想很久,你甚至都不愿意跟我们分享。我们明白,你其实非常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加快乐、幸福。
我生病了,你经常给我发短信,让我注意身体按时吃药。我要找工作,你帮我参考简历格式好不好看。我要到广州了,你说要来接我请我吃饭。那天是10月4日,你去了番禺,很可惜,我没能见到你。
昨天,我打电话给你,你妈妈还说,你前几天在家里还一直念叨,有一个朋友生病了希望他快点好起来。你永远都那么乐观,你所有的朋友,都不愿意都不敢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你身上,谁都可能,就你不可能。
你一定是受了很多委屈,你一定有很多说不完的话要向我们倾述,我们都知道你希望任何事情都是完美的。
我们会尊重你的选择,你在天国会看到我们的祝福,知道我们大家有多么想念你,你一定会看到,会知道。
我们都以能够有你这样的朋友而高兴自豪,你也一定要快乐,要幸福。
认识你两年多了,是校园论坛BBS让我们很多人之间彼此成为大学里最要好的朋友。你以前最喜欢写文字,很美丽的文字,现在我们都以文字的方式怀念你,你一定能够看到。
祝你在天国快乐、幸福!
淘宝打听,淘宝社区化的重要一步
Haijun - 2008/10/07
淘宝代表着中国最大群体的电子商务,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也有不小的知名度,8000 万(支付宝超过 1 亿)的注册用户在电子商务中代表了多大的商业价值,谁都能想到。淘宝表面上是风光了,但无论如何,淘宝没能帮马云赚到钱,眼下还要受到百度、拍拍、易趣的夹击,在这个连雷曼兄弟都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的经济困难时期,马云的过冬论对于淘宝而言,想必也是有不小影响的。
做为 C2C 平台的淘宝,在易趣、拍拍、百度的多次干扰下,要想对卖家收费是不可能的了(估计淘宝还将免费几年),而淘宝 B2C 运营以来有何成绩还不清楚。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之下,淘宝要想赚钱还是要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上下功夫。在马云的“大淘宝”战略中,阿里妈妈的广告费能否保证淘宝营收平衡,实际上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
淘宝打听(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从壳上看起来就是另一个百度知道(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另一个版本的雅虎知识堂),而且淘宝打听的问题绝不仅限于购物,还包括娱乐/明星/电影/电视/音乐等看起来与淘宝无必然联系的问题。想必淘宝是想借这些问题提交用户的网站粘性,并试图从中挖掘出有用的数据——这才是最关键的。
在中文互动问答区域,百度知道依靠流量、品牌方面的优势一直做得不错,百度知道已成为全球最大互动问答社区,解决超过1700万个问题。而百度之所以推出 C2C 平台,也是想充分利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入口统治地位与百度知道超强的社区人气资源。显然,淘宝看到了百度知道的价值,推出的淘宝打听就是在刻意模仿,从这个 css 上就能看出一二。
将阿里巴巴集团与百度来个对比,看看中国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有意思:
- 淘宝屏蔽了百度机器人(很赞这一步,我理解为这是淘宝主动出击。)
- 百度 C2C 支付工具百付宝模仿了支付宝的名字(很和谐)
- 百度由于搜索和社区(知道、帖吧)做得好,所以切入 C2C;淘宝是现在的 C2C 老大,反过来也做起了问答社区
- 淘宝有 IM 工具淘宝旺旺,主要用户群是淘宝买家和卖家;百度有百度 Hi,也有可能是为 C2C 布局
- 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是三家同时做搜索引擎、IM、电子商务的公司
我认为淘宝打听是淘宝社区(虽然之前也有一个所谓的 BBS)化的重要一步:
- 社区高粘度、互动性强的优势,有利于培养用户更强的粘性;
- 社区的运营利于淘宝开展营销活动,但要避免出现一部分卖家乱帖广告的现象;
- 淘宝打听可以进一步与雅虎知识堂进行整合(如果阿里巴巴集团的所有网站都能使用同一ID登陆就爽了),将雅虎中国的流量导入淘宝打听;
- 通过对社区数据的监控和挖掘,淘宝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可以进一步利用的数据,也许是对淘宝现有营销模式的有力补充;
- 与淘宝开放平台(Taobao Open Platform)结合,淘宝如果做一个电子商务+SNS 会如何呢?这也是我之前想的一个电子商务如何与 SNS 结合的问题。
- 以上假设都需要时间培养,更需要淘宝打听运营团队干得非常棒。
无论如何,淘宝一直是中国电子商务值得骄傲的地方。不论结果如何,任何创新与探索都是值得尊敬的,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