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抉择杂思(1):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
Haijun - 2008/10/29
邓少炜同学写了一篇《毕业的抉择》,恰好最近一段时间我对于就业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思考,记录到 Blog 上希望对一些同学有所帮助。进入大四,面临就业方面的压力与选择,而实际上这种找工作本身以及面临选择所带来的压力在大二时我就有了。时间的推进,越来越能够感受到压力的可怕。
关于行业的认识
现代社会各项职能都是高度精细分工协作的,每一个人只有在他最擅长、最热爱的那个行业里工作才有可能发挥出最大价值,也才有可能活得开心。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一个想跨行业工作的人而言,这种跨越的成本是十分高的。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社会上的职业人群都是“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人想进入之前不熟悉的领域工作,则必须为他的“不专业”付出代价,比如交纳高昂的培训费和时间成本。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在想关于行业的问题。李彦宏说“专注才能够更好地生存”,这句话让我对“专业”二字第一次有比较清晰、理性的认识,也是促使我大学期间努力更深了解互联网行业的催化剂。
选择行业应考虑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认识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潜力,尤其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这往往是需要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作为辅助的。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对于行业选择的浅显理解如下:
- 结合内因:个人兴趣一定是第一位的推动因素,只有做喜欢做的事,才有可能做好,做出价值。
- 注意外因:比如最近以来全球经济不景气,金融体系面临崩盘的危险,由此导致了各个行业大幅裁员。就单纯的职业发展规划来说,被裁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 综合抉择:在某些情况下,到底是选择一个行业,还是一份工作?这其实就是一个人对于工作的期望值和认知程度决定的。在一个不景气的行业里,可能会有一份好工作;在一个朝气蓬勃发展的行业里,找到的工作可能并不理想。
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
“传统行业”是相对于新兴行业而言的,尤其是最近十多年以来的 IT/互联网行业。掰着手指数一数就知道,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这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是十分年轻的。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结合我的个人经历,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细分):
- 个人性格:崇尚 Google 的简单、自由原则,或许是看多了高校里的一些现象,不喜欢国有企业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条条框框的“体制”。互联网尤其是 Web 2.0 的平等、自由思想,对我这种人是具有十足吸引力的。
- 个人经验/经历/能力:在互联网公司的实习、写博客两年多、参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互联网活动和论坛、长期关注互联网动态……这些经历有利于加深对目标行业的认识。
- 行业门槛/资源: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吸引年轻人的重要一点就是进入门槛。在钢铁、石油、电信等国家垄断行业,要想达到一定规模是非常难的;而互联网上到处都是 80 后创业者一夜暴富的神话和泡沫,有人,有PC,就可以开工。
传统行业中的互联网?
行业的划分与区别只是一个标签概念,行业之间往往还有交叉联系。中小企业的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企业活动的两个主要议题,由此带动的就业缺口是相当大的,一些专家分析认为,这也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比如银行的 IT 系统支持部门、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等。
根据我个人观察和一些行业网站的数据,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有进入电子商务 B2C 的意愿,这必然拉动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尽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不太理想(太多原因导致),但到传统行业中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只是需要过硬的网络营销技能。对于有能力的人而言,做好传统企业的网络营销,其发展空间并逊色于纯粹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
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工作,虽然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传统”的,但个人工作内容却完全是“互联网”的。
图解马云的“大淘宝”战略
Haijun - 2008/10/21
- 2008年7月19日,淘宝推出淘宝开放平台(Taobao Open Platform),9月正式开放;
- 2008年9月4日,马云宣布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妈妈并入淘宝网,启动“大淘宝战略”第一步;
- 2008年9月8日,淘宝网屏蔽百度搜索引擎机器人(Baiduspider),目的是“杜绝不良商家欺诈”;
- 2008年10月7日,淘宝网推出网上问答社区淘宝打听;
- 2008年10月8日,阿里巴巴向淘宝网追加投资 50 亿元,淘宝继续免费;
- 2008年10月18日,淘宝网推出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 i淘宝。
淘宝的动作越来越频繁,马云把手上的资本都投给了淘宝。从米晓彬那里看到这几幅图片,很形象地解释了何谓阿里集团下马云布局的“大淘宝”战略,转载如下。
购买了又拍(Yupoo.com)的VIP服务
Haijun - 2008/10/18
使用又拍(Yupoo.com)的图片存储服务很久了,直到五月份 Yupoo 推出 VIP 服务并在免费用户的照片上挂上帖片广告。Yupoo 与用户没有任何沟通就在图片上加上水印,这个与 Web 2.0 精神背道而驰的动作遭到了用户的极度不满,但 Yupoo 的坚持仍然得到了部分用户的支持,称这是值得鼓励的改进,同时也有利于 Yupoo 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稳定的服务。
对于没有专业相机的我来说,享受 Flickr 这种专业图片存储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浪费。之前几百张 Blog 图片放了一些在博客服务器上,还有一些则是放在 海内 相册中。虚拟主机空间太小,我担心空间吃紧数据存不下;另外我也很担心哪一天海内禁止外链,也在图片上放上 SNS 的帖片广告就惨了。与其左顾右盼,倒不如花 30 元购买 Yupoo 的 VIP 服务,价格倒也可以接受。
有人说,这30元花得不值,除了 Yupoo 还有很多免费、无广告的图片存储服务。我之前用过好看簿,不过网站那个 UE/UI 实在不舒服,每次登陆我都有一种挫败感,这样的免费服务我宁愿不要。虽然 Flickr 和 Picasa 的确是非常棒的照片分享、存储网站,但 GFW 让我望而却步。
或许是使用免费服务太多了的缘故,在免费与收费之间,我坚持认为适当的收费有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尽管,网民已经习惯了使用免费服务和产品,免费也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商业模式,比如腾讯。但在更多领域,只有收费才能够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营,用户也才有可能持续得到更好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我很理解为何 Yupoo 推出 VIP 服务,只有钱,才能够维持一家创业型公司的生存和成长。至于用户为何会如此不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照片上被加了水印,而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被欺骗、蒙蔽的感觉。
我交了这30元钱,并不代表我对 Yupoo 的服务完全放心,这并不是说 Yupoo 的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在国内的互联网服务环境下,Yupoo 是否能够尽量保护用户的利益不得到损害。除了我自己手工删除,Yupoo 能够保证我的照片永远存在吗?
UpDate:针对评论中的几个问题再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