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互联网很热闹
Haijun - 2008/03/19
2008年3月中国互联网比较热闹,分众无线和SNS吸引了无数眼球。如果说2006年是中国视频元年,那么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SNS元年?
- 三月初,麦田老师的蚂蚁网新版上线。麦田老师的Blog是我必看的Blog之一,其中对于社区、社会化网络分析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蚂蚁网一上线,就有很多Blogger发表了观点,虽然麦田是一个很受尊敬的互联网创业者,但蚂蚁网还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到底麦田想干嘛?
- 在众人瞩目的“3·15”晚会上,网络游戏、网络诈骗、传销、垃圾短信、权威发布等一系列比较实际的问题被提到台前。其中,央视曝光的垃圾短信产业链,让分众无线成了最受关注的公司。分众一时成了众矢之的,其实,在这个分众背后,还有很多个只顾商业利益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分众”,分众的力量有多大?
- 最近,Discuz的UCenter上线了,戴志康是中国互联网优秀的80后创业者,Discuz对于论坛BBS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也来SNS凑热闹,相信以Discuz的影响力,一时间到处都是校内网、海内网了,个人站长也可以感受一下SNS的魅力了。
- 历经中公网、互联网实验室、和讯网最后止步于雅虎中国总裁的互联网老将谢文终于出山,再次创业出任一起网CEO,并在海内上向所有人发了一封敬请大家来一起拍砖的邀请信。一起网从外观上就是一个新的FaceBook,只是里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有豆瓣的书评、影视、音乐,还有抓虾的Rss聚合,功能非常全面,是一个全新“大杂烩”。
- 一时间,放眼望去,红旗飘飘,人山人海,全网皆FaceBook——校内、海内、屋内、楼内、河内、党内、室内、裤内、市内、省内、国内、网内、圈内、房内、车内、窗内、门内、口内、体内……据说,这些X内的域名全部被注册了,不信你试试 😛
- 从域名来说,海内hainei.com比校内xiaonei.com做SNS的确更有优势。一起网yiqi.com也是一个很好的域名,比那些nei舒服多了。如果现在想一起来安家,需要发信到register@yiqi.com申请一下。或者点击这个链接直接注册,同时成为我的好友。
- 海内网上线不久,就掀起了一股SNS热,而且海内的环境比校内好很多,干净的界面,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海内倡导的真人网络理念当时很不错,可是要让人们每天都上海内泡几个小时不容易,因为它不是校内。不知道一起网的理念中,有什么是特别吸引人的。
- 一起网的复杂功能中,可以看出一起网的目的的确是想让大家在这里安家,最好是上网做什么事都可以在一起网上完成,用户要想换第二家SNS都不行了。如果这样,海内早就火了。
- 来看一下UCenter和一起网的界面对比,UCenter简直是完全照搬海内了,连配色都不改一下。
听马云演讲
Haijun - 2008/03/05
阿里巴巴2008网商论坛深圳站于2008年3月5日下午在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一楼大宴会厅举行。于是跟着一位朋友到现场看了,想一睹马云风采。在这座深圳式招牌酒店里,现场十分壮观,14:25开始的论坛早已经爆满,后来又开了几个分会场,通过视频与主会场现场同步的方式满足分会场的朋友。在分会场里我才找到了一个座位。
论坛开始之前现场做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小游戏,即现场的企业代表起身与周围的人交换名片,看谁交换得最多——新认识的朋友可能就是日后的重要客户及合作伙伴。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的致辞中,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了深圳在过去几年中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现状。并呼吁现场的企业代表要“坚持成为阿里巴巴的会员”。其后进行的是嘉宾论坛,三位嘉宾分别是瑞尔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天云、塑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植、宏天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根。其中路天云和刘植都曾经是阿里巴巴全国十大网商。
三位嘉宾分别就创业过程、外贸销售、企业管理等过程进行了分享并且支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招。然后就是阿里巴巴B2B日本事业部总经理孙炯的演讲。
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一贸易对象,中日存在巨大无限商机。阿里巴巴日本站将是中国中小企业走进日本市场的重要渠道。孙炯透露,不久后的阿里巴巴日本站将推出双语平台,所有日本外贸信息都可通过中文阅读。此外,阿里巴巴早期的投资方软银公司也是阿里巴巴日本站的战略合作伙伴。重要的是软银在日本拥有巨大的资源,几乎涵盖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联通、移动在内的所有业务,Yahoo!日本也属软银旗下。这种战略合作无疑为阿里巴巴在日本的开拓注入了催化剂。
此后就是马云的精彩演讲,深入浅出的演讲获得了现场一阵阵掌声。马云式的演讲,当然有不少语录堪称经典。
- 我们很运气很傻(创业路走下来,比我们聪明的人多了去了。我们的傻劲让我们坚持到现在,运气让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果);
- 我今天不想讲什么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因为再过十年,人人都将电子商务。就像现在我们会觉得电不再是什么高科技一样);
- 阿里巴巴不等于马云(阿里巴巴一上市,众人皆喊:原来阿里巴巴这么牛,马云这么强!大家不要把阿里巴巴等同于马云,阿里巴巴有现在的成绩,绝非马云一人的成绩,阿里巴巴是我们团队共有的);
- 2007年11月5日和11月6日没什么区别(11月6日上市后市值爆涨,我并没有觉得我多了几斤肉,也私毫没觉得有多大变化,我们仍然要进步,102年高龄的企业理想还需要坚持);
- 讲真话最重要(当《赢在中国》评委的时候,有的选手虽然很可爱,但我仍然要直言不讳的告诉他们:你不适合创业。任何时候,讲真话最重要。);
- 别人都说我长得很怪,那是因为我的脑子里想的从来都是奇怪的想法;
- 把你捧起来的是他们,让你摔得鼻青脸肿的也是他们(最后我似乎一下子出名了很多,也有很多关于我的书,政府领导也开始表扬我了,媒体也跟着起哄。其实媒体非常可怕,把你捧起来的是他们,让你摔得鼻青脸肿的也是他们);
- 人要不断做体检(企业和人一样,要不断的做体检,找出任何一个可能导致你癌症的毛病,切除病源,才能更好的生存);
- 高学历的聪明员工难管,和尚更难管(我拜访了杭州某寺庙的一位和尚,他的想法比我还怪。原来和尚比聪明的高学历员工更难管,因为他们没有欲望,你无法说服他。有时候,有欲望是一件不错的事);
- 贪婪一定会受到惩罚(面临选择的时候,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的品格。贪婪一定会受到惩罚);
- 阿里巴巴不是为股票而生(在阿里巴巴即将上市的时候,马云本可以把股票价格定到25元,这比计划的价格12整整高出一倍多。但后来马云毅然把价格只定在13.5元,因为我们不是为股票而生,企业的使用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才是最重要的。若此时过于贪婪,则一定会受到严惩);
- 做企业犹如做人,要坚守承诺(在阿里巴巴上市前期,由于马云答应了台湾某朋友的邀请而让阿里巴巴上市日期推迟了几天,因此避免了阿里巴巴一上市即暴跌的后果);
- 学会说NO(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众多诱惑,要学会说NO。企业使命要坚持,做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 竞争是一种快乐(在淘宝早期与Ebay的竞争中,面对Ebay的一群海归及大笔资金,淘宝这些土鳖用快乐的方式打败了Ebay,才有了今天淘宝在中国C2C的绝对优势);
- 创业团队一定要有共同价值观,要约法三章(对于某些问题,团队之间可以说清楚,约法三章);
- 做企业要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面对外界媒体的众说纷芸,马云解释了前不久阿里巴巴六大高管调整的原因。只有忍痛让他们离开一段时间学习回来,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将来有接班人)
此外,马云还讲了关于企业管理、领导与员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创建支付宝时,马云让当时根本不懂银行体系的陆兆禧负责此项目,目的就是要让陆兆禧的以服务为导向的理念带领支付宝开辟中国支付体系的全新局面。如果用一个很懂银行规则的人来负责早期的支付宝,那么做出来的也最多是一个优秀的银行系统而已,并非现在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支付宝。
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中国企业的榜样,马云也是我最喜欢的企业家之一。今日得以一见,果然气势非凡!你心目中的马云是什么样的呢?欢迎留言探讨 🙂
Oxygen is back,我回来了
Haijun - 2008/02/29
自上学期末考试前写了上一篇博文回家之后,这个Blog一直没有更新,沉寂时间达到50多天。
由于回家过年上网不方便,偶尔也只是跟同学去网吧玩玩。当时上网都不免看看自己的Blog,竟然有这么多朋友还在关注并留言,非常感谢。
这个冬天非常冷,巫山也下了几十年不遇的超级大雪。周边省份都成了大雪灾,很考验党和政府的处理能力。
在巫山这座小县城里,大雪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虽然造成一些地方不能正常用电用水,但是大家都还是非常喜欢这场大雪。
放假只带了那本《点击Google》回家,在看电视之余把这关于Google的50个故事看完了,轻松而不缺新意。其余时间就是陪GF逛街、跟同学打麻将、斗地主之类的娱乐方式。由于下雪,原本想爬山之类的活动都被取消。
小城里的生活节奏非常慢,一个多月的时间让我完全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所以回到深圳之后就感觉自己落伍了,很久不碰键盘都生疏了,很多新闻都只是通过电视新闻有大概了解。
这学期大三下了,该奋斗了。在家里看到《奋斗》这部电视剧,虽然之前有所了解,不过这次和一群小学生一起看时,更多的只是看那些都市爱情故事,让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那么的虚幻。还是踏踏实实的做好实事吧!
说回Blog,面对Google Reader里1000+的文章,习惯了慢节奏之后真的不想读了。面对互联网,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在小城里,我看到的只是传统行业、市井小生意的情节,知道互联网的也只是明白互联网有多么快的获取信息,仅此而已。呆惯了这里,觉得自己对互联网也只是略知一二了。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好好多读Blog文章,充实自己,再次“回归互联网”。
现在的脑子没有东西,空白一片。所以Blog也写不出来什么,酝酿一段时间再动笔吧。感谢大家对这个Blog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