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Blog)永远不会过时
Haijun - 2008/07/05
有人说,麦田老湿的一举一动都有些反常,大抵是受了“海内”事件的影响罢。麦田老湿的最近大作尤其惊人,麦田老湿说,博客(Blog)已经过时了, SNS 是“博客终结者”。
要是这话是一个不知名的普通 Blogger 所写,一定很快就被忽略了。但作为蚂蚁网创始人、知名互联网 Blogger ,麦田老湿一直受到很多关注。《麦田的读书生活》这个“专业博客”写了大量社区与电子商务的思考文章,给读者和业界都带来了很多思考价值。麦田老湿说“博客(Blog)已经过时了”,立马引起了连锁反应。
博客这个词从 Blog 翻译过来很有意思,很多时候扮演了多重角色,混淆其中让很多人都没搞明白。引用 It Talks 的说法,做个简单解释:
- Blog(Ⅰ独立博客;Ⅱ一个新浪博客)
- BSP(Ⅰ新浪、牛博网等BSP;Ⅱ独立博客)
- Blogger(写博客的人)
- Post(Ⅰ一篇博客文章、日志;Ⅱ写博客的这个过程)
- Blog Media(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
麦田老湿的意思,“博客过时了”并不是说持续写作、表达的欲望会“过时”,而是随着 SNS 的发展,Blog 的功能都将被 SNS 的“日志”功能所替代,SNS是“博客终结者”。根据上面对博客(Blog)概念的拆分,可以肯定的是,Blogger 、Post 肯定是不会“过时”的。其它几个是否会“过时”呢?
- 独立博客是个人(Blogger)在有条件、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情况下自行搭建的 Blog。我认为独立博客相比于 BSP 博客主要有两点优势,也是独立博客存在的核心价值诉求。即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未来有可能发展到的 Blog Media。麦田老湿也说了,每个人都有文字表达的欲望,这种欲望永远不会“过时”。因此,独立博客永远不会“过时”。至少在我可预见的将来,我的电子商务博客将一直存在。
- BSP 博客是否会“过时”与 Blogger 的愿望并没有太大关系, BSP 的运营与技术、资金、政策息息相关。当 BSP “过时”,BSP 博客自然也就“过时”了。新浪博客因名人而取得了成功,QQ 空间满足了一批年轻用户的的“交互”基本需求,几年过去,国内 BSP 大战基本结束。搜狐博客、BlogBus 都在从单纯的 BSP 向 Blog Media 或 社区转变,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
- Facebook 让更多人涌向 SNS ,互联网的未来如果真是 SNS 的话,BSP 迟早是要消亡的。除了独立博客那点极小的因素外,我认为 BSP 的消亡主要是因为 SNS 等新型 Web 2.0 应用的崛起。但一定要说“SNS是‘博客终结者’”的话,请麦田的蚂蚁网们做出更好的成绩出来看看先。博客盈利有问题,但 SNS 就一直靠美女吸引流量卖广告有戏吗?
- Blogger 都有文字表达欲望这不假,所以才产生了大量的博客,但其中有很多博客都是死的;坚持写作的那些 Blogger ,他们的价值诉求是什么?参照第一条,我认为这是因为 Blogger 们或多或少都想把自己的博客写成一个 Blog Media 。GSeeker 之死的确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但我仍然坚持认为每个博客都是一个博客媒体,至于这个媒体的读者是否够多、影响力和话语权是否够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只要 Blogger 不死, Blog Media 就永远存在,永远不会“过时”。
- SNS 只是一个平台,开放的 API 让 Facebook 如此强大不是因为这些人都不写博客去玩 SNS 了,而是因为 Facebook 满足了他们的某种追求。同样,博客满足了人们的倾诉、写作、交流需求,在未来,这种需求仍然存在,并不能简单的将“博客(Blog)转移到“日志”功能上。Web 2.0 革命并没有让 Web 1.0 成为明日黄花,说 SNS 将终结 Blog,那自然是太过于天真了。
的确,SNS 让互联网又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UCenter 将催生更多垂直领域的 SNS 网站。麦田老湿的意思并不是 Blog 无用论,麦田老湿只是略显夸张地放大了 SNS 的作用。照着麦田老湿的思路,想象一下,未来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
网民成天泡着 SNS 网站(主要是蚂蚁网 😛 ),看美女PK,帖照片,玩分享,写日志……。用户随时都在不停的刷新,以看到是否有新的好友动态,是否有新的美女PK……。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这里长期写博,人与人之间的口头禅再也不是“你QQ号多少,我加你”,而成了“我的蚂蚁网ID是XXX,快来看我的最新‘日志’哦”……
士兵突击:人人都是许三多
Haijun - 2008/07/01
一个通宵,两个白天,我从头到尾看完了《士兵突击》。之前只是断断续续看过几集,这次终于有机会看完了。很简单的一些道理,很平常的故事情节,一部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女人出现过的电视剧。
不得不说,《士兵突击》比《奋斗》好多了。《奋斗》拍得太假了,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80后是这么混日子的,那早晚还不被日子给混了啊。如果80后看了《奋斗》,那么就更应该看一看《士兵突击》,90后也是。
- 高诚说许三多,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许三多的成长环境造成的,胆怯、懦弱。在他爹口中,永远是一个不争气的龟儿子。爹告诉他,要好好活,多做有意义的事。
- 许三多不笨,记忆力很好,成绩不错,成才经常拿他小抄。但成才经常率领他的部下欺负许三多,成才各方面资质都不错,争强好胜,跟我们很多人一样。所以他后面摔得很惨。
- 如果没有史今,许三多一辈子都将是一个不争气的龟子,永远被他爹踢。是史今,让这个一副熊样的强人展现了出来。史今是许三多一辈子的班长,他的导师。我们很多人,都缺乏这么好的运气,碰到这么好的人生导师。
- 史今是连长带的最好的兵,伍六一和许三多,也都是史今带的最好的兵。伍六一爱憎分明,原则感特别强,是一个有血性的军人。在钢七连里,伍六一最不喜欢许三多和成长这两个老乡。伍六一很遗憾,没能进老A,钢七连最不服输的他后来复员了,还了许三多给他的3000块钱。
- 高诚,一个从不求人的军长儿子,一直对许三多没有好印象。他说许三多只有兵的皮,没有兵的里。那次许三多一下子做了333个腹部绕杠,高诚忘记了手里烧着的烟,开始对许三多刮目相看。许三多吐得不省人事被拍下来的那张碟也是后来高诚最喜欢的碟片。高诚带的钢七连后来解散,不抛弃、不放弃仍然是七连人生存的精神支柱。
- 从新兵连出来,许三多被分到了五班。他感染了五班的每一个人,修了一条路,其中有一条许三多路。团长知道后,直接让他到了团部。做有意义的事,是许三多在五班时唯一想的,这个垃圾中转站,出了一个许三多。
- 那天,许三多说,要抡捶才有意义。他砸到了史今的手。后来,史今换了另一只手让他砸。终于,他砸下去了,响亮的声音,让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我觉得,这是许三多开窍的时刻。那天晚上,他告诉班长,他要好好努力,为了班长不被拖后腿。
- 被许三多俘虏的死老A袁朗,是后来另一个对许三多帮助最多的人。许三多家里出事了,他帮许三多借了20万还债。从始至终,我都觉得袁朗是一个真正的现代军人。有感情、有思维、有能力。许三多看不到未来,他给了一个月工资让他出去玩。
- 吴哲的平常心,给了许三多很多启发,也是后来成才回到五班之后得以蜕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摔得很惨的成才,重新站了起来,依然是最优秀的老A。
- 许三多身上,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改变自己到改变别人,做有意义的事,这些人生信条是许三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都是许三多。
服务营销读书笔记,几个重要概念
Haijun - 2008/06/18
复习看书很头晕,正在复习服务营销(Service Marketing),所选教材由美国的两名女性营销学者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Valarie A. Zeithaml)和玛丽·乔·比特纳(Mary Jo Bitner)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豆瓣看看(目前还没有书评)。谢谢xiaolijie同学整理的复习资料,摘录了一部分可能有助于理解 电子商务 或 SNS 的概念 post 到 Blog 上以飨各位。
服务的内涵
- Service is deed,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服务是行动,过程和表现。
- Service is intangible. 服务是无形产品。
- 服务是“包括所有产出为非有形产品或构建品的全部经济活动,通常在生产时被消费,并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
服务与商品的基本区别
- 无形性(Intangibility)
- 异质性(Heterogeneity)
-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Simultaneou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 易逝性(Perishability)
顾客对于服务的各种期望
- Desired service期望的服务:理想的情况下,我可能从服务中得到的利益?
- Adequate service 适当的服务:我至少应该得到什么利益?可容忍的最低期望是什么?
顾客满意度的定义和解释
- 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的效果(Perceived performance)与他的消费前期望值(Prepurchase Expectancy)相比较后, 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 顾客的满意度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
- CS = P – E Customer Satisfaction = Perception – Expectation
服务质量的定义和解释
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 )即顾客对产品服务成分的感知,也是顾客满意的决定性因素。 服务质量感知基于五个尺度:
- Reliability可靠性:按照承诺行事
- Assurance安全性:激发信任感
- Tangibles有形性:以有形物来代表服务
- Empathy移情性:将顾客作为个体对待
- Responsiveness响应性:主动帮助顾客
服务接触的种类
- Remote Encounters 远程接触
- Phone Encounters电话接触
- Face-to-face Encounters 面对面接触
服务接触中愉快或不愉快的来源
- Recovery 补救:Employee Response to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Failure雇员对服务传递系统失误的反应
- Adaptability 适应能力:Employee Response to Customer Needs and Requests雇员对方顾客需求和要求的反应
- Spontaneity 自发性:Unprompted and Unsolicited Employee Actions and Attitudes未经鼓动的,主动提供的服务行为
- Coping 应对:Employee Response to Problem Customers 雇员对问题顾客的反应
顾客保留策略
- Financial Bonds 财务联系
- Social & Psychological Bonds 社会联系
- Customization Bonds 定制化联系
- Structural Bonds结构化联系
为什么说“顾客并非永远正确”?
The Customer Isn’t Always Right,不可能所有关系都是有益的,并且不是每一位顾客都永远正确。
Who is not always right?
- Wrong segment,错误的细分:一家公司不能将其服务定位于所有顾客,有些细分部分可能比其他细分部分更适合一些。
- Not profitable in the long term,无利润的长期合约:在没有道德和法律的制约时,公司宁愿不同那些不会带来利润的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Difficult customers,困难顾客:员工们知道除了在某些顾客身上要损失金钱和时间外,还有一些顾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非常难以与之合作。由于这些顾客会给公司和员工带来压力,一些组织可能避免同其发生关系。
Your target customer is the king!
顾客投诉的本质是什么
- 投诉是因为顾客期望得到公平的对待,服务补救专家史蒂夫·布朗(Steve Brown)和史蒂夫·塔克斯(Steve Tax)总结出了三种顾客投放后所期望得到的公平类型。
- 结果公平、过程公平、相互对待公平。
一些有效服务补救的策略
Service Recovery Strategies,服务补救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 Avoid service fail避免服务失误
- Welcome and Encourage Complaints欢迎并鼓励投诉
- Act Quickly快速行动
- Treat Customers Fairly 公平对待顾客
- Learn from Recovery Experiences从补救经历中学习
- Learn from Lost Customers从失去的顾客身上学习
18. 服务承诺的益处
An assurance of the fulfillment of a condition对完成情况的一个保证:
- 一个好的承诺促使公司关注其顾客
- 一个有效承诺为组织设立了清晰的标准
- 一个好的承诺可以从顾客哪里得到快速及相关的反馈
- 实施承诺时有一个快捷的机会不久,既令顾客满意也有助于维持其忠诚度
- 通过承诺产生的信息可以被跟踪,并汇总在持续的改善行动中
- 对服务承诺影响的研究表明,承诺使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也得到加强
- 对于顾客来说,承诺降低了他们的风险感并建立了对服务组织的信任
服务蓝图
- 服务蓝图(Service Mapping/Blueprinting)is a tool for simultaneously depicting the service process, the points of customer contact, and the evidence of service from the customer’s point of view.
- 服务蓝图详细描画服务系统的图片或地图,包括(有形展示)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和支持过程
- 在服务开发的设计和再设计阶段,服务蓝图最为有用
服务场景的作用Roles of the Servicescape
- Package 包装作用
- Facilitator 辅助作用
- Socializer 交际功能
- Differentiator 区别作用
服务场景的环境要素Physical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 Ambiant conditions 周边条件
- Spatial layout and functionality 空间布局与功能
- Signs, symbols and artifacts 标志、象征及制品
授权的潜在成本和收益
授权即把决定顾客利益的权利交给员工,这么做会带来以下收益及成本:
- Benefits(益处):
- quicker responses,服务实施(补救)中对顾客做出快速反应
- employees feel more responsible,员工对工作及其自身感觉更好
- employees tend to interact with warmth/enthusiasm,员工会更热情地与顾客互动
- empowered employees are a great source of ideas,被授权的员工是服务创意的源泉
- positive word-of-mouth from customers,有利于顾客的口碑相传
- Drawbacks(缺点):
- greater investments in selection and training,对人员进行甄选和培训需要大量潜在投资
- higher labor costs,更高的人工费用(因为需要负责任)
- slower and/or inconsistent delivery,迟缓和服务执行不一致
- may violate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fair play,可能损害了顾客得到公平服务的感知
- making bad decisions ( “giving away the store”),员工可能“大手大脚”或做出错误决定
顾客在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
- 顾客作为生产资源
- 顾客作为质量和满意的贡献者(瑞典宜家Ikea就是典型)
- 顾客作为竞争者
增强顾客参与的战略
- 在服务的过程中,顾客的参与水平和特征是战略性的决定,它会影响到组织的生产力、组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位置、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 促使有效的顾客参与主要有这三个战略:定义顾客的工作;吸收、教育和回报顾客;管理顾客组合
服务价格区别于商品价格的三个主要方面
- Customers know little about service prices顾客通常持有对服务的不准确或有限的参考价格
- Price is an indicator for quality价格是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
- Value of non-monetary costs对服务的顾客来说,货币价格不是唯一的相关价格
针对顾客对价值的定义总结4种服务价格策略
- 价值就是低廉的价格:打折;尾数定价;同步定价;渗透定价
- 价值就是我在产品或服务中所需要的东西:声望定价;撇脂定价
- 价值就是我根据付出所能获得的质量:超值定价;市场细分定价
- 价值就是我的全部付出所能得到的全部东西:价格结构;价格束;互补定价;结果导向定价
常用的定价方法
- 成本导向定价
- 竞争导向定价
- 需求导向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