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不是Twitter,而是微媒体

Haijun - 2009/08/28

据说新浪微博是由陈彤亲领团队开发,从产品立项到公测仅用一个月时间。在门户网站里,一款 Web 产品能够如此迅速上线,着实高效。新浪对微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目前新浪微博已经有围脖微波歪脖等昵称。而且据说新浪微勃的男同志就叫「勃友」,妇女同志就叫「波友」。我体验了两天,即兴写点看法。

新浪微博

在  Twitter 被墙,国内的饭否、嘀咕、叽歪们被维护,滔滔无所作为的环境下,新浪微博对于时机的把握还是很准的。以新浪作为网络媒体掌握的资源,不应该怀疑微博人气是否会「火」这个问题,而是要思考新浪微博将会以怎样的姿态火起来,火起来之后能够有多大的商业价值。

新浪博客倚靠名人资源优势成为中文博客最大的 BSP,虽然在盈利性上想象空间不大,但为新浪带去的流量及品牌效应让其它门户眼红。在微博里利用名人资源吸引人气,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即使是在用户较为成熟的 Twitter 上,名人效应依然是十分可怕的,Twitter 是天然的信息放大和传播利器。当然,即使曾考虑走名人路线的嘀咕能够正常回家吃饭,在强大的新浪微博面前也是九牛一毛。

虽然沿袭了 Twitter 最初在中国的别名「微博客」这个概念,域名也是让人忍不住联想的 t.sina.com.cn,但新浪微博在产品设计上似乎很不情愿与 Twitter 有半点关系。Twitter 的一路成长,由最初只是「What are you doing」的记事本到今天的对 Facebook 造成巨大威胁、以及成为众多公司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第一战场,Twitter 的产品始终保持简洁与开放是基本原因。相比之下,新浪微博在产品设计上除了有一些迎合中国用户的花哨元素之外,整体虽然还算简洁,但在不具备 Twitter 的开放性和「产品张力」的前提下,能够有多大还是一个疑问。

目前被用户批判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新浪微博完全抛弃了 Twitter 的 Reply 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评论」。新浪微博上有位老兄说「@本来是 twitter 自身不足激发的一种畸形使用方式,现在却奉为圣经。」对于这位从来没用过 Twitter 用户对 Twitter 作出的评价,我们当然可以无视。问题是,@ 是否就真的是一种畸形使用方式?

@Username 虽然是在 2008 年才被官方支持,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将 Twitter 这个有无数个信息节点的网络比喻成一个社区,那么 @Username 就是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协议」。如果没有协议的存在,社区的每一个用户都将成为孤岛。放大来看,这层协议就和 http 一样,应该是通用、标准化的。所以 @Username 是 Twitter 的灵魂,但它或许并不是新浪微博所需要的。

在只有「名人」和「粉丝」的新浪微博里,两极分化严重,我们不需要通过@将用户连接起来。作为「名人」的你,只需要说几句碎碎念就能够得到大批粉丝的拥戴;而作为一根「粉丝」,你的职责就是抢沙发和评论。这是作为网络媒体的平台商新浪所希望看到的,媒体就应该有传播者与受众之分。Web 2.0 所宣扬的平等和开放在 Web 1.0 的运作手段里很难找到,这很正常。

按照国际惯例,纠几个细节作为问题:

  1. 贵脖的确允许使用任何邮箱注册围脖,但在得到我的许可之前,为什么会强行将我的账号与新浪邮箱绑定?结果现在使用自己 Blog 域的邮箱登陆时,系统给我一个空账号。这是一个多么牛逼而野蛮的做法啊。
  2. 贵脖把「Home」页做成了没有消息发送框的「微博门户」,把「Profile」页做成了「Home」页。这是一个多么诡异的设计啊。
  3. 贵脖连微博和评论的数量都能统计错误。。。
  4. 没有 @username 的情况下,会引导用户多使用转发功能。用户 A 应当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微博被用户 B 转发了;而 C 如果二次转发了此微博,应当通知哪些人?以此类推。
  5. 贵脖的发布、评论、登陆按钮非常不好用;
  6. 贵脖的评论框很让人有压抑感,就不能大方地放大一点舒适一点?
  7. 贵脖的一些交互(比如发表成功的弹窗)其实还可以再优化一下的。
  8. 贵脖的管理员好像也只看名人的意见反馈,我发在#微博意见反馈#中的消息从来没有人解答。

最后,非名人如果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结交朋友,还是坚持翻墙健身上 Twitter 比较靠谱,义务帮忙测试新浪微博产品的小白鼠则另当别论 🙂

Twitter 仍然是我的主战场:@haijuns,欢迎 Follow;新浪围脖也可以来玩:@oxygen

33 条评论

老规矩:新浪围脖观光团飘过!

by zcc on 2009/08/28 at 00:54. 回复 #

饭否观光团飘过!

by 小狐 on 2009/08/28 at 09:16. 回复 #

哥,给我邮箱里发个邀请码

by kage on 2009/08/28 at 09:29. 回复 #

只有Twitter才是真正的微博客,其他的都别考虑了

by Youwei on 2009/08/28 at 11:21. 回复 #

抵制新浪围脖,娱乐和明星的东西 @dswei twitter好

by dswei on 2009/08/29 at 00:55. 回复 #

国内只有做啥网才是真正的微博。 zuosa,你要挺住!

by michael on 2009/08/29 at 21:45. 回复 #

博主的做啥帐号 zuosa.com/oxygen

by michael on 2009/08/29 at 21:48. 回复 #

很久没有光临了,最近写的很多篇博客都跟微blog有关哦!看来的确大部分blogger都转战微博客了,博客不会死,但是绝对会衰落,就看衰落到什么程度!

by 萧遥 on 2009/08/30 at 11:03. 回复 #

严重同意文中观点,围脖只是新浪名人博客的第二季

by 猪头 on 2009/09/02 at 09:53. 回复 #

管他是什么,只要好用就行了。

by 茶叶 on 2009/09/03 at 11:09. 回复 #

是这样的。微博的@的应用,是有点儿畸形。比如我借用一个他人的@,很可能我就成为了意见领袖。同理,别人可以继续扩大这样的传播效果。如果往坏处想,这样就会造成以讹传讹。

而且,这样的@通道,基本上,一用来聊天,二用来广播,这两个功能,在国外存在,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回到国内,就出问题了,1、聊天工具多了去了,无所谓用微博来聊,况且你和某某的关系,不需要用微博来建立社区;2、在国内广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聚众,意味着声音能无限扩大,而且掐不断源头,这正是我国所避讳的。

另外,评论一样可以建立社区,原理跟BBS是一样的。BBS的好处是,源头能控制,评论能纠错,不同意见用跟贴或回复则可辨别真伪(用@是很难辨别真伪的)。

所以,新浪此番出手,既已有了饭否前辈们的牺牲做示范,那它必然是想得十分清楚的。产品无论什么形态,关键看运营。不论twitter有多成功,这个微博的概念要跑到中国,必定得使用不一样的理念和方法,如果是纯copy,基本是死路一条。所以,我认为新浪和twitter,也没多大对比的必要。;-)

by 李幸 on 2009/09/03 at 22:51. 回复 #

刚才手快,写了好多错别字,请甄别……

by 李幸 on 2009/09/03 at 22:52. 回复 #

还要 邀请码挺麻烦的~!

by 雅丹地貌 on 2009/09/05 at 12:51. 回复 #

我也注册了个围脖,呵呵,博主的文章我收藏了。
能否交换个友情链接?
http://smallpc.yo2.cn

by 小型电脑 on 2009/09/05 at 20:31. 回复 #

所以咱也别对比了,国内服务一概不用就行了。

by Peter cui on 2009/09/07 at 22:12. 回复 #

对有奶才是娘的新浪来说,钱是最重要滴。所以什么东西让新浪搞,都变了味。

by 只认钱的新浪 on 2009/09/08 at 12:07. 回复 #

新浪再次踏上浪尖儿~

by 左岸读书 on 2009/09/12 at 13:15. 回复 #

怎么中国还没有这个呢

by 双色球 on 2009/09/16 at 20:41. 回复 #

对这个不怎么感兴趣

by 翔子 on 2009/09/17 at 19:01. 回复 #

新浪围脖刚刚推出的许多功能还是很有用,很及时的,估计不被和谐的话,还有可能超越twitter呢~

by 红得发指 on 2009/09/25 at 22:13. 回复 #

路过,帮你踩踩!

by 记忆 on 2009/09/27 at 02:34. 回复 #

可以再体验下meme,我觉得不错

by dreamer on 2009/09/29 at 00:22. 回复 #

花一个多小时写了一篇

by 湖南信息 on 2009/10/01 at 17:50. 回复 #

我对这个极不感兴趣,还是踩踩吧

by vêtements femmes on 2009/10/07 at 16:05. 回复 #

分析很到位

by 小商品批发市场 on 2009/10/11 at 22:43. 回复 #

一直在模仿

by 小沈阳 on 2009/10/13 at 09:21. 回复 #

sina已经进步了呢…终于看到一个比较2.0的产品
但还是沿用新浪博客的“明星”招数,不知道还可以勃起多久……

by 浩然 on 2009/12/11 at 23:33. 回复 #

同志就叫「勃友」,妇女同志就叫「波友」。真让人联起

by 我要变大 on 2009/12/12 at 22:03. 回复 #

很少写这个东西。感觉好浪费时间。

by 无名 on 2009/12/30 at 09:49. 回复 #

lz是网易的人?

by zz on 2010/01/20 at 12:53. 回复 #

说新浪微薄是微媒体,非常赞同,同是定义140个字的互联网产品,一个是开放平台,一个是永远不平台,这一区别就注定了新浪是个微媒体。

by 马平凡 on 2010/03/05 at 01:06. 回复 #

在新浪微博中,同样可以方便地与老朋友交流,同时结识新朋友吧?

by 野草博客 on 2010/04/01 at 18:42. 回复 #

到现在还不会用sina评论转发功能的飘过。。。。

by 小白 on 2010/12/22 at 15:31. 回复 #

我来说两句

Not published.

If you hav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