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放说到国内微博客的发展
Haijun - 2009/04/14
最近由于论文的原因,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关注也更多一些,并由单一的 Twitter 分散到了国内的几大微博客上。研究 Twitter 中信息传播的优势和特点十分有趣,它让信息受到的干扰降到最低,“扁平化”成为可能。因此,一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在 Twitter 上的辐射深度和广度都是相当厉害的。窃以为,这是 Twitter 如此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 Twitter 的开放策略。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出现之前,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开放会对 Web 2.0 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商业社会甚至是 Web 1.0 时代,尽可能地将资源和数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显得至关重要,资源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而用户数据则意味着企业可以找谁买单——赚钱无疑是最重要的。
但 Facebook 和 Twitter 不同,他们深谙 Web 2.0 的开放逻辑: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全心放在自身平台建设上,最大程度上将平台资源和用户数据共享,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添加更多扩展应用,然后在 app 上动脑筋。目前,Facebook 上面的部分优秀开发者已经盈利,这种共同将蛋糕做大的策略无疑非常受欢迎,而向开发者收取一定费用也成为 Facebook 盈利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Twitter 平台所滋生的大量第三方应用也为 Twitter 带去了大量流量和用户,整个平台更加健康稳定。
不过,同样的开放思想到了国内就完全变味了。半开半闭十分扯淡的 51.com 和校内“开放平台”,更像是在开放浪潮中挣扎着被迫而为之,没有诚意可言。在微博客方面,国内的这些模仿者们,虽然都有一些所谓的 API 计划,但都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
昨天,嘀咕网的朋友告诉我,饭否网屏蔽了所有来自嘀神的消息,严禁嘀神通过调用饭否 API 向饭否同步消息,嘀神在更换 IP 后再次被封,造成很多用户无法将消息同步到饭否。当我把这个消息发到 Twitter 上时,得到了多达 18 条 Retweets,并迅速登上了玩聚 RT 热榜,可见此事受到的关注度有多大,而锐推及玩聚 RT 热榜带来的辐射面有多广就不那么容易衡量了,500?1000?
其实,王兴应该早就知道嘀咕这个竞争对手项目。那么为什么王兴最近才开始屏蔽嘀咕的 app 应用呢,个中原因没人知道,不过却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不是饭否开始重视并害怕嘀咕这个竞争对手了。其实从目前用户量级上来看,嘀咕还不足以对饭否构成威胁。但饭否的做法却遭到了部分用户的反感,不战自败。现在的用户已经足够聪明,非常明白哪些服务才是他们的确想要的,而微博客之间的迁移成本也越来越低,不开放并不能将用户更好地捆绑在自己的圈子内。
这不免让人想到国内外互联网创业环境的不同,除了永远有办不完的执照外,创业者们也一边竞争一边破坏早已残缺不齐的游戏规则。虽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为了利益无可厚非,但却让人看不到共同培育市场将蛋糕做大的胸怀和眼光。在众多国内类 Twitter 服务里,其它所有网站的用户加起来都不是滔滔的对手,如果真想在这个市场站住脚,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是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拥有全开放姿态和不断完善平台的嘀咕网更有后发制人的优势。
- 我的 Twitter:https://twitter.com/ecvip(注册)
- 我的嘀咕:http://digu.com/oxygen(注册)
13 条评论
饭否真是太小气了。
by dupola on 2009/04/14 at 03:56. #
就是啊
by 家常菜 on 2009/04/14 at 08:30. #
饭否的这种举动反倒说明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惧怕,反倒会导致用户的流失。
by gowers on 2009/04/14 at 09:09. #
我始终不看好嘀咕的模式和前途。
目前大家对嘀咕的模式都有一个误解和误用,我想嘀咕的策略绝对不是在于同步其他的微博客(这里的微博客包括SNS),如果是这样的话嘀咕充其量只能算上是别人的嫁衣裳。
嘀咕的亮点与前途应该在于他将微博客应用到其他的方面上,让微博客的来源愈来愈广泛。
记得马云的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放在国内克隆twitter者身上毅然有效
by kent.zhu on 2009/04/14 at 09:49. #
@kent.zhu: 嘀咕应该还是想做成平台,但前提是用户量级够大,估计现在才几W用户。
目前嘀咕上的应用,都是 Twitter 上成熟应用的翻版,嘀咕和app开发者甚至不需要花大力气去探索,直接做就成。
这篇blog的立意只是在于:开放应该是一种态度,对于类twitter应用是必须的,只有开放才有出路;但不开放,肯定难做大(滔滔除外)。其实,我一直觉得国内类Twitter应用难以做大,不管是平台之大,还是社会影响力之大——嘀咕也是,难!
by oxygen on 2009/04/14 at 12:50. #
多谢分享玩聚 RT!
我支持饭否的做法,到处都是机器人分发消息的话,没有真实的用户活动迹象,社区就像破窗效应,会驱赶其他用户离开的。叽歪de其实就吃了这个亏,看似得到足够多的使用,但由于充斥着大量机器转发甚至是垃圾转发,把活跃用户淹没了。
by 郑昀 on 2009/04/14 at 12:17. #
@郑昀: 谢谢补充,“破窗效应”这一层昨天没想到。大量机器人信息对于其它用户来说的确很让人讨厌。
只是这也会让人理解成饭否的态度问题,其实这件事要是王兴站出来做个解释,用户也是会理解的。
by oxygen on 2009/04/14 at 12:56. #
我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因为最早用的饭否,所以现在是通过嘀咕的“嘀哒”服务,把饭否上的消息发布到嘀咕。如果饭否用户都这么做,那被机器消息淹没的,就会是嘀咕。毕竟饭否用户要多得多,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发生。
跟垄断相比,百花齐放好处不用多说,而唯一的坏处是用户要同时兼顾几个平台。这类似于押宝,孤注一掷有它的风险,尤其目前中文微博客鹿死谁手尚不得而知。
by 优比客 on 2009/04/14 at 23:41. #
在网易一个云科技的博客里了解到,王兴最近把MSN签名从海内改成了饭否,所以他猜测王兴开始把重心从SNS调整到微博客,那饭否现在屏蔽嘀咕就很正常了
如果嘀咕做成平台了,那饭否反而不成了嘀咕的应用了?我觉得还没有建立优势的时候,很难有开放的姿态
by 活捉武藤兰 on 2009/04/14 at 15:56. #
@活捉武藤兰: 要看云科技的博客,还是上yunkeji.com,不要上网易的分博。
by oxygen on 2009/04/14 at 16:29. #
开放是2.0所强调的精神之一,但恰恰国内的几大2.0模式的网站都不情愿开放……
by 萧遥 on 2009/04/18 at 09:09. #
好网站,支持一下!
by JJ.com on 2009/05/31 at 23:31. #
写得好。。
by 深圳SEO on 2009/07/13 at 1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