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的流量优化
Haijun - 2014/06/08
发现很多时候的路面拥堵,直接原因是车道和红绿灯设计的不合理。
比如之前在酒仙桥上班的时候,下班晚高峰从酒仙桥上机场高速,那是一个「丫」字形路口,首先需要左转。交管部门显然预知到了从南向西北方向的车流量巨大,所以设计了三条左转道。相比于巨大的车流,左转红绿灯的时间却很短,导致每次都要等上很多个红绿灯交替,才能过去。
另一个例子是在中关村东路与知春路的交叉口,自北向南,一共四条车道,两道左转,一道直行,一道直行加右转。在几乎 100% 的情况下,左转道都没有什么车,而右边两个道则排起了长队,加上最右道共用,使得右转也需等待。
交管部门在城市里安装了数以万计的摄像头,而实际却很难为这样的效率优化服务,根本原因是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有限。如果按照互联网的思考方式,运营部门针对第一种情况应该根据车流量调整左转绿灯的时长,使得「丫」字路口的整体流量趋于平衡;针对第二种情况调整车道配置,只需保留一个左转道,即可缓解排队及右转问题。
换个思路,从大众消费品的角度,汽车联网,上述问题或许是个应用场景。
1 条评论
海均老师万福金安
by 毕扬 on 2014/06/12 at 09:55. #